“购置新房装修忙死人”,这大概是所有购房者的第一感觉。一方面,购房者都是上班族,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一周最多抽一两天时间到自己的新房监督一下装修进度和质量,不可能时刻跟进工程进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尽管装修之前和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但是由于各种预算项目不透明,往往导致装修预算和实际价格严重不符,业主这才发现实际装修价格与预算价格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装修公司常见的预算陷阱有哪些。
虚报人工费用。施工工人的费用并不像主材和家具、灯具、洁具那样有明码标价,人工费用根据户主设计产生的施工难易程度和当前用工市场酬劳以及工人熟练度制定。如果施工人员的费用控制在实际价格两倍以内可以理解,超过一般人工费用的三倍则明显就是虚报。
装修使用的材料材质和规格标注不明。一般装修公司在跟业主报价时,会把使用材料的品牌、材质、尺寸都写明,但是真正开始施工时会“偷梁换柱”“偷工减料”。比如给业主承诺的是采用实木线条的材质,实际上却采用合成木质的线条,合成木价格远比全实木和实木木皮便宜得多。再比如装修公司承诺针对强电线路排放会这样报价:“主材200元每组,辅材50元每组,人工180元每组。”需要注"意的是,装修公司承诺的单位是“组”,也就是说没有规定具体使用数量和材料内容材质。这种报价就水分很大。还有的装修公司会以次充好,承诺的大品牌材料,最终却用二线三线品牌代替。

虚报装修材料的使用量。装修公司喜欢把使用材料数量较大的项目故意少报使用量,目的就是让顾客觉得价格实惠,把总价压下去,这样相比于其他公司更具竞争力。还有的装修公司故意多报材料使用量,比如把12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的房子,1.5平电线使用量实际5卷500米足以,故意虚高报成850米。房屋装修虽然说使用材料不可能做到完全相符,但是误差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故意少报或者多报一半的用量肯定是不行的。
重复报价。这是装修公司最常使用的陷阱手段之一。比如,石膏板吊顶的装修实际上包含了灯槽的开孔、筒灯、射灯位置的选择,但是很多装修公司选择只标注加工灯槽内部价格。还有的装修预算报价中本来已经收了墙面油漆的钱,但是后续还会额外计算涂刷线条表面的价格,这就是重复计算和收费。

用专业术语或者淘汰的工艺迷惑客户。很多业主对装修行业的专业术语不了解,也并不熟悉一些工艺,有些装修公司会故意设计陷阱迷惑业主,一旦业主不满意要拆改就会坐地起价再收费。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家庭装修没有经过设计的时候。施工完成之后,客户发觉装修很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于是提出重新拆装,装修公司会故意说这种重新拆除、再施工的情况是需要另外高价收费的。
混乱算法。大部分业主并不懂装修预算的公式计算,尤其一些项目采取的是非常用公式和单位名称的时候。尽管装修公司给出的单位价格并不高,但是由于公式推演并不明确,也存在误差,因此在计算总数的时候,业主会发现总价很高。
以上是装修公司给业主预算时经常使用的几个陷阱,希望每一位业主能够在预算和审阅装修合同时更谨慎,以免花了钱但是还上了当。